专利产品出口行为侵权专利权吗?
点击数:75 更新时间:2023-02-03
导读:私自出口专利产品,可以构成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要承担侵权责任的,要立即停止侵害,并按照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若实际损失无法计算的,也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支付赔偿款。
专利产品出口行为是否侵权专利权?专利侵权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该专利的行为。出口专利产品若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属于侵权专利行为。专利产品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出口专利产品都侵犯了专利权利人的权益。企业若需出口专利产品,则需向专利权利人申请并获得许可。
如何确定专利权的归属?专利权的归属根据不同情况,可按以下方式确定:
1. 职务发明创造若发明创造是在执行本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则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并在批准后该单位成为专利权人。
2. 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若发明创造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并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约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则按合同约定执行。
3. 非职务发明创造若发明创造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在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设计人成为专利权人。
4. 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若发明创造是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合作完成的,除非另有协议,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的单位或个人。在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个人成为专利权人。
5. 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若发明创造是一个单位或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完成的,除非另有协议,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或个人。在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个人成为专利权人。
6. 同样发明创造的多个申请人若多个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专利权将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侵权专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 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基于有效存在的专利。实施已宣告无效、放弃的专利或专利期限已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专利侵权。
2. 侵权行为的发生专利侵权要求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专利实施行为。
3.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侵权行为根据《专利法》第11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这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侵权行为必须具有生产经营的目的。
4. 无需主观过错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中,专利权人无需证明被诉侵权人有主观过错。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综上所述,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出口专利产品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权的归属问题根据专利的申请情况来确定,职务发明归单位所有,利用单位物质条件完成的发明专利需由单位和发明人协商确定,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