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09-26
商标侵权纠纷是一种常见的民事纠纷,当出现以下列举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时,可能引发纠纷:
当出现此类纠纷时,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者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纠纷时,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将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从重处罚。
如果销售的商品不知道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并且能够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造成受害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可以向工商标管理部门报案。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果涉嫌犯罪,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取得违法嫌疑证据或者接到举报后,可以进行以下职权行使: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上述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如果商标权属存在争议或者权利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中止案件的查处。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或者终结案件查处程序。
根据法律规定,商标侵权的赔偿金额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数额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可以处以五十万以下的赔偿金额。但对于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进行处罚。具体的赔偿金额将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
总结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商标侵权纠纷是一种常见的民事纠纷类型之一。当出现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