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4-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以下行为均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三)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四)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五)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再次投入市场;
(六)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七)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条,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以下行为属于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一)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二) 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
(三)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商标持有人应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积极注册自身的商标。需要递交相关的注册证明材料到商标管理局进行办理。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应立即报案,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商标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标创作后,必须向有关机关申请注册登记。只有在有关机关授权后,商标权利人才享有商标权益,并在法律上产生对抗他人的效力。如果有人侵犯商标权,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