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12-06
根据中国的著作权法规定,无论作品是否发表,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从创作完成之日起即享有著作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被认定为图片侵权:
如果未经图片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在公开的场合发布其图片,即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未经合作作者的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即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未参与作品的创作,却为了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即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对他人作品进行歪曲、篡改,即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剽窃他人作品,即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存在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也构成侵权行为。
针对网络图片侵权,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当事人可以请版权行政管理机关、版权代理机构或其他第三方作为调解人,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如果侵权行为同时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侵权者除了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可能被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如果作者或权利人的版权被侵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如果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无法确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下。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往往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但如果当事人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介绍、评论某一作品,说明某一问题,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报道新闻等非盈利目的而下载图片,并且未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行为不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