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7-29
医疗事故赔偿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的赔偿。
短期时效是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以下情况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此外,《担保法》还规定了其他情况下的诉讼时效。
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即一年时效。因此,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适用为一年。
为什么有的病人可以在出院两年以后甚至十年以后仍然可以起诉医院呢?这是因为很多医疗伤害当时并不明显,病人无法立即察觉。根据《民诉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赔偿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第二步:医学会提供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第三步: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第四步:计算赔偿总额。赔偿总额的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第五步: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