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1-11
刑法学意义上的医疗事故与医学上的医疗事故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刑法上的医疗事故罪要求具备“严重损害后果”的要素。根据刑法规定,医疗事故罪中的“严重损害后果”是指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况。
医疗事故罪属于业务过失犯罪,判决医疗事故罪与否以及量刑的首要条件是是否达到法定的危害结果。这也是划分罪行与非罪行的一个标准。然而,由于对医疗事故造成损害的特殊性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且缺乏明确的司法标准,导致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损害后果”的解释存在较大分歧。
根据我国《刑法》第335条的规定,构成医疗事故罪必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对于“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理解较为明确,一般指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及其对光反射消失。
由于《刑法》第335条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在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观点。有学者认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一般指按照人身伤害标准,经鉴定属于轻伤害以上的结果。也有人认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主要指造成病人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者某些病情未被及时发现而导致无法治愈的情况。还有观点认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仅包括原《办法》中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不包括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即至少应造成就诊人员严重残废或严重身体功能障碍。
根据《条例》总则第4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况;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情况;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具体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我们认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应首先符合《刑法》第95条对重伤的规定,即“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或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还应参考《条例》来衡量“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