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职责及组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职责及组成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11

 
271355
导读: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一、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职责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这些鉴定部门负责组织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以确保其公正、客观和科学。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再次鉴定工作。在首次鉴定工作之后,这些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以核实首次鉴定结果。

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技术鉴定工作,以解决疑难、复杂且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规定期限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鉴定所需的材料。

二、医疗事故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分配

1. 医疗机构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的律师代表首先需要确认医患关系的确存在且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限。确认医患关系后,律师应在举证期限内主动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以证明医方不存在过失行为或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避免无法提供证据的情况发生。

2. 患方举证责任

患方的律师代表首先需要完成医患关系和损害结果的举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经济赔偿数额进行举证。在进行举证之前,应注意确定合理的赔偿预算,以避免遗漏。在医疗尚未结束或病情复杂导致预算困难时,可以保留相应的诉权。此外,在过失和因果关系方面,虽然举证责任被倒置,但主动提供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三、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的病历管理

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应当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资料,如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和病程记录等。这些封存的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保管,可以是复印件。

需要注意的是,怀疑医疗事故时,至少需要出现不应有的损害结果。当出现超出预期的治疗情况,但又得到弥补且没有留下不良后果时,一般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要认定医疗事故,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认定。首先,必须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申请,并由其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医学会不会受理单方面的申请。申请时,需要由医患双方共同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完整的病历资料。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2.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4.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5. 医疗过失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5.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6.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7.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