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有哪些部门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26
导读: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相关部门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则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此外,中华医学会在必要时可以组织疑难、复杂且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学会应在接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后的规定期限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鉴定所需的材料。
二、医疗事故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分配
(1)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作为代理医方的律师,首要任务是确认医患关系的存在,并确保诉讼时效未超过。随后,需要在举证期限内主动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以证明医方不存在过失行为或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以避免无法举证的情况发生。
(2)患方的举证责任
患方承担着证明医患关系的存在、损害结果及涉及经济赔偿范围和数额等方面的举证责任。作为代理患方的律师,首要任务是完成医患关系和损害结果的举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经济赔偿数额进行举证。在进行举证前,需要注意确定合理的赔偿预算,以避免遗漏。如果医疗尚未结束或病情复杂导致预算困难时,可以保留相应的诉权。此外,在过失和因果关系方面,虽然举证责任被倒置,但主动举证更具有说服力。
三、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的处理
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应当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这些封存的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保管,可以是复印件。在怀疑医疗事故时,至少应出现不应有的损害结果。如果出现超出预料的治疗情况,但又得到弥补,没有留下不良后果,一般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要确定医疗事故,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认定。首先,需要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申请,并由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医学会不会受理单方面的申请,申请时需要由医患双方共同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完整的病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