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7-17
在涉及交通事故成因有疑问的情况下,才会需要进行尸检,而并不是所有交通事故都需要进行尸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进行。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以及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的情况,也需要在三日内委托进行。若需要在现场调查结束后三日后进行检验、鉴定,必须获得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批准。至于精神疾病的鉴定,则需要由具备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若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存在争议,各方当事人可以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对于交通事故致死的情况,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致伤的情况,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当事人对自行委托的检验、鉴定、评估结论存在异议时,可以在接到结论后三日内重新委托检验、鉴定、评估,并告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备案。
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次数限制为一次。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与原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相同。
评定人在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评定书应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
若不同的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对象出具了多份鉴定结论,且这些鉴定机构均具备法定鉴定资格,那么应根据鉴定机构级别的高低来确定采信哪份鉴定结论。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信级别较高的鉴定机构的结论,排除级别较低的鉴定机构的结论。
综上所述,车祸死亡并非一定需要进行尸检。尸检的目的在于确定死者的死因,以便确定被害者的死亡是否与车祸有关,或是由其他并发症导致的。这样才能确定肇事者的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