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是否有赡养公婆的法定义务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7-01
导读: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主体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儿媳与公婆之间只是一种姻亲关系,虽说女方已经嫁入男方家,管公婆叫爸妈,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儿媳要对公婆尽赡养义务,毕竟儿媳不是由公婆养大的,老了却让儿媳承担赡养义务这是不合适的。
儿媳的赡养义务和继承权
一、儿媳是否有赡养公婆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根据该条规定,赡养义务适用于生父母、养父母,以及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赡养义务适用于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儿媳与公婆之间只是一种姻亲关系,并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儿媳不是由公婆养大的,因此让儿媳承担赡养义务是不合适的。虽然儿媳对公婆不具有法定的赡养义务,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在家庭关系中,儿子是父母的主要赡养义务主体,而儿媳对公婆仅具有协助义务,例如帮助丈夫照顾年迈的公婆等。
二、儿媳是否可以继承公婆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1129条的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简单说,如果丈夫去世后,妻子出于善良长期照顾公婆,承担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妻子对公婆的财产有继承权。然而,如果公婆私下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妻子对公婆的财产是没有继承权的。因此,如果公婆有其他子女,且他们私下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妻子将无法继承公婆的财产。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儿媳可以与公婆签订一份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儿媳负责公婆的生活、养老和葬礼等事宜。当公婆去世后,儿媳可以根据协议的约定取得公婆的财产。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因此儿媳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可以避免公婆私下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的情况发生。总之,儿媳对公婆并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但在特定情况下,如丧偶儿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儿媳可以继承公婆的财产。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可以确保儿媳在公婆去世后取得财产。法律的保护可以确保善良得到尊重,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