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5-22
根据继承法规定,如果房产第一继承人的子女也死亡,并且存在其他第一顺位继承人,那么遗产将由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其他第一顺位继承人,那么遗产将由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如果确实没有继承人,那么遗产将归国家或组织所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死于被继承人之前的子女的直系血亲可以作为代为继承人。因此,夫妻和父母子女之间互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需要注意的是,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以及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以及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关于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是否尽了主要赡养的认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
遗产的继承方式包括: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法定继承是指在上述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遗产分配顺序。
因此,如果父母有遗产,通常情况下会由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如果子女在还没有继承遗产时去世,这时可能会采用代位继承的方式。关键是要看父母是否有继承人,如果父母有继承人,那么他们的子女可以作为代为继承人继承他们未继承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