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6-13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发生的暴力行为,虽然通常比较隐蔽,但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如果家庭暴力行为严重到造成受害者严重身体伤害甚至死亡的程度,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施暴者可能面临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刑事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此外,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也可以被认定为虐待家庭成员,根据刑法第260条的规定,情节恶劣的虐待家庭成员可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尽可能脱离施暴者的控制,及时报警。当遭遇家暴时,受害者应尽量保护自己的要害部位,避免激怒施暴者,并找机会远离施暴者后立即报警。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暴力行为,并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二)注意搜集家暴的证据。受害者应尽量收集家暴的证据,包括警方的询问笔录、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妇联、居委会等单位出具的书证、对方写下的家暴保证书、忏悔书以及记录家暴过程的录音录像证据等。
(三)提起离婚诉讼,彻底远离施暴者。家庭暴力不是夫妻间的普通矛盾,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行为。在搜集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家暴行为后,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抚养子女、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并争取离婚损害赔偿,以从根本上杜绝再次遭受家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