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12-07
离婚过错方并不会净身出户。尽管过错方可能需要向非过错方进行一定的赔偿,但并不意味着过错方会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双方约定让过错方净身出户,那么过错方仍然有权分享属于他/她的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保护女方权益以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1、过错方的离婚财产分割
在离婚案件咨询中,常有当事人认为,因为某一方有过错行为(如婚外情、家庭暴力等)导致离婚的,该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时应该少分甚至不分。
然而,夫妻一方存在过错并导致离婚,并不会影响夫妻共同财产的平均分割。
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支持过错方不分或少分财产的观点,因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在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情况下,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如果离婚没有一方有过错,就不应该出现少分财产或者“净身出户”的情况。
2、有过错方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如何判决
法院在处理离婚诉讼案件时,首先会根据审理原则对双方进行调解。如果无过错方对过错方的过错给予谅解,且过错方也愿意接受调解,那么双方可以通过调解解决问题。
如果双方确实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或一方坚持要求离婚,法院通常会判决离婚。
法院在判决离婚时,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无过错方一定的照顾。
无过错方也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提出赔偿要求,具体数额需要综合考虑无过错方的损害程度(包括精神损害)、双方的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中规定的婚姻过错情形与生活中普通人所认为的过错情形并不完全一致。法定的过错情形仅限于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重婚以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对于每一项过错情形的认定都需要谨慎,需要收集大量证据来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