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2-02
办过婚礼但未领取结婚证的行为并不构成结婚。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男女双方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只有完成结婚登记,婚姻关系才得以确立。未办理结婚登记的行为只能被视为同居关系,而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
结婚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并履行结婚登记程序。否则,婚姻关系将无法产生法律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效婚姻必须符合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将不具备合法婚姻的效力。
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种确立的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任何单位、个人或夫妻双方都无权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的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并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符合要求的申请将被登记并发放结婚证。只有完成结婚登记,婚姻关系才得以确立。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具有共同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而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则没有这种目的。
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备公开的夫妻身份,而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往往具有陷落性和临时性,缺乏公开性。
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没有配偶,而非法同居的范围比事实婚姻更广泛,包括有配偶的情况。
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因此不具备法定的结婚登记要件,这是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的主要区别。在我国,无论是否举行过结婚仪式,只要未进行结婚登记,就不被视为合法婚姻。
生活中对婚姻有一定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如果只是举办婚礼而没有正式去民政局领证,那并不算是结婚。在我国,结婚的正式依据是看当事人是否亲自前往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而不是看是否举办了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