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2-26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人不一定是法定继承人。遗嘱中的继承人可以是任何人或组织。公证遗嘱是所有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的,遗嘱人需经公证机构办理公证遗嘱。
根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需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遗产继承存在有效期限制,最长为20年。在有效期内,被继承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和过户手续。
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规定:
继承人知道或应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期限为2年。
如果某继承人独占父母遗产且其他继承人已知情,两年内未提起诉讼,则该遗产归该继承人所有。
如果某继承人独占父母遗产超过20年,无论他人是否知情,该遗产仍归该继承人所有。然而,在遗产归属明确后,仍需办理过户手续以确认遗产所有权的转移,以防止潜在的纠纷。相关法律条款对遗产继承的有效期限也有规定。
总结: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存在差异。例如,在继承人范围上,法定继承可以分配给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而遗嘱继承则不行。在效力上,合法有效的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可视为继承中的保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