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监护人定义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法律知识

法律上的监护人定义是怎样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2-08-12

 
229968

一、法律上的监护人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1. 监护人的定义

根据法律规定,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通常是父母,但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2.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根据该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那么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是需要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二、监护人的职责

1. 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被监护人由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缺乏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侵扰和损害。因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来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 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 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通常涉及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能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 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 承担被监护人造成的损害的民事责任

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他们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被监护人因此遭受财产损失,监护人需要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1.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
  2. 法律中规定童工的年龄界限
  3. 事业单位人员自动离职的法律处理方式
  4. 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及相关规定
  5. 威海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领养关系的解除及其法律处理
  2. 离婚孩子抚养权是否可改判
  3. 离婚子女抚养权的风险代理问题
  4. 亲生父女关系的法律规定
  5.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判定原则
  6.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及上诉问题
  7. 民法典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