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05-05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一般根据以下情况确定:
(1)父母尚在的,父母是法定的监护人;
(2)父母过世或无法担当监护人的,可以由其父母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在地的居委会、单位委托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
(3)委托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时,双方之间发生争议的,由法院指定监护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1、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其主体资格的限制,无法承担民事责任。虽然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承担或在承担民事责任时受到限制,但是他们或她们在侵犯他人权利或利益时应该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们或她们是不能摆脱成为民事被告的风险。不过虽然他们或她们是被告,但是承担责任或部分责任的主体却是他们或她们的监护人。
2、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3、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认定如果父母健在,那对应的父母就是其法定的监护人,如果父母过世无法担任监护人的话,可由其所在的居委会或者亲属作为其监护人。最后,如果对其监护人的认定还存在异议的,可以由法院裁定其对应的法定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