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案件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法律知识

遗产继承案件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4-15

 
214211
遗产继承案件的起诉期限是三年。民法典规定,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向法院起诉的,起诉期限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继承权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关于遗产继承案件的起诉期限是多久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遗产继承案件的诉讼时效

1、根据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继承权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然而,如果继承权受损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况。

2、法律依据:《民法典》

二、解决遗产继承纠纷的途径

1. 自行协商

当发生继承纠纷时,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进行自行协商,以达成各继承人都愿意接受的遗产分割协议,然后按照协议进行遗产分割。自行协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协商必须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协议也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达成。

(2) 合法原则:协商解决纠纷的前提是要分清是非,依据继承方面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衡量。协议本身也必须合法,否则无效。

(3) 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不能为了达成协议而损害国家、社会利益或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协商失去公正性和合理性,也不受法律保护。

自行协商解决遗产纠纷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不会伤害彼此之间的亲情,也有利于迅速、彻底解决纠纷。此外,自行协商无需经过调解或诉讼程序,节省了时间和资源。

2.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自行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相互谅解、让步,达成协议。调解协议达成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 提起诉讼

当自行协商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无法解决纠纷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仍无法达成协议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向法院起诉。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因此,继承纠纷的当事人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综上所述,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但如果超过二十年则无法提起诉讼。因此,当事人在遇到遗产纠纷时最好及时提起诉讼,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2. 寻找继承律师的方法
  3. 专属管辖:法律规定的特定管辖权
  4. 代持股份的诉讼确认股权问题
  5. 转继承的诉讼时效问题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2. 房产继承与遗嘱
  3.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
  4. 赠与的法律条件
  5. 父母的房子遗产分割
  6. 继子女的代位继承权:条件与适用范围
  7. 妻子继承遗产是否继承非夫妻共同债务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