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1-12-27
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回避理由包括以下情况: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并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得知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除非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办案人员回避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自行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在接受承办案件任务时或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本案具有需要回避的情形时,主动提出不参加或不继续参加查办本案的请求。
申请回避是指在查办案件中,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但没有自行回避时,有关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但本人没有提出自行回避的情况下,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时,由有回避决定权的机关或负责人直接作出决定,告知或责令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