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2-17
根据法律规定,我们需要向知识产权权利人发出通知,通知海关有关货物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数量、价值、收发货人名称、申报进出口日期以及海关扣留日期等情况。经过海关同意,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查看被扣留的货物。
我们还需要向收发货人发出扣留凭单,将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的凭单送达给收发货人。经过海关同意,收发货人可以查看被扣留的货物。海关在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后,应当依法对这些货物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收发货人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积极配合海关的调查,提供真实的情况和证据。海关在调查侵权嫌疑货物时,可以向相关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寻求咨询意见。如果知识产权权利人与收发货人就海关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达成协议,并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上相关协议,要求解除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海关可以终止调查,并放行被扣留的货物。
如果海关无法认定货物是否侵犯相关知识产权,海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和收发货人。如果海关无法认定货物是否侵犯专利权,收发货人可以向海关提供相当于货物价值的担保,并请求海关放行货物。如果海关同意放行货物,海关应当放行货物并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如果知识产权权利人对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海关书面通知送达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海关提交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的复印件。
如果海关无法认定货物是否侵犯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海关提供相应的担保,并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其他措施。海关在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扣押有关货物的书面通知后的50个工作日内,应当予以协助;如果海关未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扣押通知或者知识产权权利人要求海关放行货物的,海关应当放行货物。
如果经过调查,海关认定货物侵犯了知识产权,海关将对这些货物予以没收,并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通知内容应包括侵权货物的名称和数量、收发货人名称、侵权货物申报进出口日期、海关扣留日期以及处罚决定生效日期、侵权货物的起运地和指运地,以及其他与侵权货物有关的情况。根据规定,如果进出口货物或进出境物品经海关调查认定侵犯了知识产权,海关应当予以没收。如果当事人无法查清情况的,海关可以在制发公告之日起满3个月后收缴这些货物。
对于被没收的侵权货物,海关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有关货物可以直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或者知识产权权利人有意愿收购,海关将货物转交给相关公益机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或者有偿转让给知识产权权利人。如果有关货物不能转交给公益机构或知识产权权利人,并且侵权特征可以消除的,在消除侵权特征后依法进行拍卖;但对于进口假冒商标货物,仅清除货物上的商标标志,仍不允许其进入商业渠道。拍卖所得款项应上交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