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是怎样认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是怎样认定的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2-17

 
192792
知识产权是保障个人知识的重要体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讯在这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问题,那么在法律领域。它又是如何进行认定的呢?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疑惑,那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认定知识产权恶意诉讼

在确定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基于侵权责任构成的四个要素,并结合知识产权诉讼的特点,对这四个要素进行适应性的解释。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三个条件

对于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而言,有三个条件需要满足:

  1. 无事实依据和正当理由提起民事诉讼,尤其是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没有权利基础。
  2. 故意以损害他人为目的。
  3. 致使其他人遭受损失。

其中,提起诉讼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和事实上的根据,是判断恶意诉讼的核心标准。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违法性不在于诉讼本身的提起,因为提起诉讼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而是在于诉讼的提起并没有任何合理的基础,即没有任何一个理性的诉讼当事人会认为该诉讼有成功的机会。此外,对于恶意的认定应当限于明知的故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推断行为人的“明知”状态:一是行为人的背景,包括在该领域从事活动的时间和技术职务,以及在该领域的地位等;二是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例如伪造证据,或者为公开技术伪造保密协议,以起诉打击对方;三是其他因素,比如行为人在诉讼外向他人表明其诉讼没有事实法律依据,或者将明知没有新颖性的技术申报专利,并告知他人侵权。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界定

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定义为:由于过错,行为人无法提供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合法合理依据,而提起和进行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致使他人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害的行为;或者出于某种不法目的,进行诉讼程序,从而损害他人利益。这包括知识产权民事恶意诉讼和知识产权滥用诉讼程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本身的特点使得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往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诉讼提起之前进行周密的策划,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二是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和专有性等特点,法官很难判断作为权利人的原告的诉讼行为是维护自身利益还是恶意诉讼;三是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一些特殊制度,如诉前禁令制度,仅进行初步审查,难以充分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容易成为当事人进行恶意诉讼的手段。

区分恶意诉讼与正当维权的注意事项

当事人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涉嫌侵犯其人身或财产权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并在诉讼过程中根据法律享有申请证据、财产保全等措施的权利。即使最终判决未支持其诉讼请求,也不能轻易认定其诉讼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恶意。

延伸阅读
  1. 律师要知道哪些民事诉讼细节
  2.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3. 法院诉讼保全收费标准
  4.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最新规定
  5. 财产保全多长时间执行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事处罚
  2. 实质审查是什么意思
  3. 域名可以转让注册人吗
  4. 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生产假“红牛”“劲酒” 老板员工均被判刑
  5. 实质审查请求书什么时候提交
  6. 商业秘密的密级如何划分
  7. 在先商号权要求满足何种条件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