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22
我国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发明创造活动的发展。截至2007年5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受理了355万多件专利申请,其中81.7%是国内申请。在117万多件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申请占52.2%。这表明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外商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使我国能够成功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截至2007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国外专利申请64万多件,其中近86%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这是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下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标志。目前,外商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已经有980家,全球500强企业绝大部分已经在华投资。知识产权制度为我国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条件。
知识产权制度将激励和保护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作为根本出发点。我国出现了一批拥有大批专利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海尔、好奇子、中芯国际等。这些企业注重将创新成果产权化、市场化,通过自主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利处,避免滥用导致技术垄断和阻碍创新。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为WTO成员,我国应按照TRIPS协议的规定办事。在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遵循国际规则,同时也要根据我国国情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在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公共健康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积极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创新能力;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然而,我们仍需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企业和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通过新一轮的专利法修改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