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2-16
购买软件知识产权后,买受人只购买了承载知识产权的物品,知识产权仍归于其所有人。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出售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该标的物的知识产权不归买受人所有。因此,在买卖合同中,我国采用了知识产权保留制度,买受人只购买了承载知识产权的物品,而知识产权仍然归于其所有人。
软件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下面是对购买软件知识产权的界定:
软件知识产权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用于保护他们的研发成果。由于软件属于高新科技范畴,目前国际上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律还不够完善。大多数国家都通过著作权法来保护软件知识产权,而与硬件密切相关的软件设计原理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软件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包括:
根据《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的规定,合作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可以由各著作权人协商确定一名代表进行登记。
根据该办法的第七条规定,一项软件著作权的登记申请应限于一个独立发表且能够独立运行的软件。
根据第八条规定,合作开发的软件在进行著作权登记时,可以由各著作权人协商确定一名著作权人作为代表进行登记。
如果各著作权人在协商中无法达成一致,每个著作权人都有权在不损害其他著作权人利益的前提下申请登记,并在登记时列出其他著作权人。
根据第九条规定,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时,申请者应向软件登记中心提交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该软件的鉴别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各一式两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条规定:
出售具有知识产权的标的物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该标的物的知识产权不归买受人所有。
根据该规定,购买具有知识产权的标的物后,其知识产权仍不属于买受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