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的登记与校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机构的登记与校验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6

 
188338
医疗机构在登记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呢?医疗机构注册有哪些审核标准呢?卫生部门在校验医疗机构资质时有哪些注意情形呢?下面这篇文章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会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了解!

医疗机构的注册和审查

第一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必须填写《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并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登记的,还应当提交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及其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条:审查和实地考察

登记机关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时限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核实,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现场抽查考核。经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由卫生部统一印制。

第三条:不予登记的情形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

第四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除登记前款所列事项外,还应当核准登记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另行制定。

第五条:分立、合并和终止的医疗机构

因分立或者合并而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因分立或者合并而新设置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设置许可证和执业登记;因合并而终止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注销登记。

第六条:医疗机构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注册资金(资本)、诊疗科目、床位(牙椅)的,必须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提交以下材料:

第七条:内部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必须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八条:变更登记的办理机关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范围内变更登记事项的,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因变更登记超出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的,由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迁移,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向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外迁移的,应当在取得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经原登记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登记后,再向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第九条:变更登记的审查

登记机关在受理变更登记申请后,依据规定进行审核,并按照登记程序或者简化程序办理变更登记,并作出核准变更登记或者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

第十条:医疗机构停业

医疗机构停业,必须经登记机关批准。除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医疗机构停业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校验期限

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校验期为三年;其他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一年。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三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

办理校验应当交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提交以下文件:

第十二条:校验期限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完成校验。

第十三条:暂缓校验期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以根据情况,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不得执业。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四条:年度报告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每年二月底前,将上年度本行政区域内执业的医疗机构名册逐级上报至卫生部,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名册逐级上报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十五条:公告

医疗机构开业、迁移、更名、改变诊疗科目以及停业、歇业和校验结果由登记机关予以公告。

延伸阅读
  1. 无证非法行医的情形包括哪些
  2. 云南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内容
  3. 云南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4. 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的填表说明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5.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6.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7.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