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伤的伤残鉴定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非工伤的伤残鉴定标准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7-09

 
188300
在大家受伤之后,在得到救助之后,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受伤的,那么就要考虑一下伤残鉴定的问题了。小编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非工伤的伤残鉴定标准”这个问题及其后续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伤残鉴定标准的不统一问题

一、引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绝大多数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都涉及到伤残鉴定,而目前各地适用的鉴定标准不一致。即使是相同的伤残状况,由于适用标准不同,鉴定出的伤残等级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判决的赔偿金额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因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国现行的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的种类。

二、现行鉴定标准的问题

目前,人身损害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两类: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国家标准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在工伤案件中,适用《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然而,对于非工伤、非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由于缺乏专门的鉴定标准,不同地区适用的标准也不一致。有些地区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而有些地区适用《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因此,受害者获得的赔偿金额也存在差异。

三、鉴定机构和法院的困境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并不负责伤残等级的鉴定,这项工作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工伤的认定。而对于人身损害赔偿问题,鉴定工作由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所承担。这些鉴定可以由法院委托进行,也可以由个人自行选择,但是个人自行选择往往会导致对方要求重新鉴定,因此最好是请求法院委托进行鉴定。

四、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

对于非工伤伤残赔偿,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涉及第三方责任,可以向第三方主张赔偿。可以获得的赔偿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以及被抚养人生活费(如果有被抚养人的情况)等。

五、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根据农村和城市户口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索赔项目是相同的,具体数额可能有所不同。索赔项目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如果有被抚养人的情况)、住院期间的生活补助、护理费、相关人员的交通费、精神抚慰金、器具使用费(需要安装器具的情况下)以及营养费(医院出具证明需要加强营养的情况下)。在解决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伤残鉴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同类型案件适用的标准,以确保赔偿金额的公正和统一。同时,建议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管,提高鉴定水平和公信力,以减少重新鉴定的发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2.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大概多少钱
  3. 两个九级伤残怎么计算赔偿
  4. 骨折出院后,应尽早进行伤残鉴定
  5. 工伤的定义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5.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6.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7.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