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09
强制猥亵、侮辱罪与侮辱罪在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客观方面和目的动机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 犯罪客体不同:强制猥亵、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性健康权利,而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 犯罪对象不同:强制猥亵、侮辱罪的犯罪对象中的妇女一般是非特定的,而侮辱罪中侮辱妇女的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的。
3. 客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罪一般表现为对妇女进行使用与性有关的下流动作或淫秽语言调戏妇女的行为,不一定公然进行,如果是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侮辱妇女的,属于加重处罚情节;而侮辱罪表现为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与性无关,且要公然进行,让其他人知道。
4. 目的动机不同:强制猥亵、侮辱罪是出于满足性欲、追求性刺激的目的;而侮辱罪中对妇女进行的侮辱,一般是贬损特定妇女的人格和名誉,并非为了满足个人性欲。
综上,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性交以外的其他侵犯他人性自由的行为,该罪更突出对受害人“性自由”的侵害。而侮辱罪中对妇女进行的侮辱,一般是贬损特定妇女的人格和名誉,并非为了满足个人性欲。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必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为七种情形,包括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引发民族宗教冲突、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国家形象、造成恶劣国际影响和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根据本案的案情和事实,被告人杨某某的侮辱行为并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不符合告诉才处理的例外情形。因此,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属于程序错误。
被告人杨某某此前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记录,本次犯罪属于初犯、偶犯。其与被害人的冲突是偶然遇见,双方情绪激动导致的,没有事先预谋。被害人张某某有明显过错,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
根据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的情况,可以从宽处理。根据该指导意见,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没有证据证明将侮辱被害人张某某的视频上传于网络的行为是被告人所为或受被告人指示的。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被害人张某某母亲的去世与本案有直接关联。
综上,辩护人希望法庭在充分了解本案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案情。给予被告人杨某某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也给予杨某某的家庭一个机会。在体现法律威严、对被告人进行一定惩处的同时,也能营造出一份社会和谐与安定。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辩护人:XXX
二○一六年九月九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了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刑罚。根据该条款,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侮辱妇女的,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在聚众或公共场所当众犯罪,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其中包括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