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书是否有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判决书法律知识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书是否有用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1-03

 
186335
【过失致人死亡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在故意杀人的情况下构成的是故意杀人罪,此时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具有故意,但如果是出于过失导致对方死亡的话,那这种情况下构成的就应该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了。根据《刑法》中的规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呢?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书是否有用?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书的效力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期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判罚与嫌疑人是否构成该罪行有关。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为普通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该罪行必须是过失,即嫌疑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未能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嫌疑人必须实施了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刑法》另有规定,则按照规定处罚(例如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行为,将按照失火罪或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

二、争取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缓刑

缓刑是对原判刑期有条件地不执行。缓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除累犯以外的犯罪分子指的是在犯罪被判刑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的情况。累犯的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则犯罪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因此,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实行缓刑具有积极意义。(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会再次危害社会。罪犯是否会再次危害社会,除了刑法本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取决于犯罪分子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如果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没有认识和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行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缓刑的实施需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于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能够充分发挥刑法在打击和惩罚犯罪方面的作用。
延伸阅读
  1. 在工地倒车压死人判缓刑吗
  2. 无罪辩护代理词的内容
  3. 防卫过当的定罪量刑标准
  4. 致人死亡但没有故意可以减轻刑罚吗
  5. 故意伤害罪赔偿无法支付的解决方案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辩护词
  2.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辩护词
  3. 盗窃执行赔偿申请书范本
  4. 刑事代理词制作要点和格式
  5. 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书义务法院采取什么措施
  6. 民事和刑事上诉状范文
  7. 政府信息公开上诉书怎么写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