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19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从主体上区分。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和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个人和单位。非依法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非法出租、出借枪支不构成本罪。
二是从主观方面区分。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必须是故意所为,如果是过失所为,则不构成本罪。
三是从情节上区分。将枪支出租、出借给不法分子属于情节严重,而将民用枪支出租、出借他人临时使用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
四是从枪支的种类上区分。出租、出借公务用枪的行为危害较大,而出租、出借民用枪支的行为危害较小。对于前者一般应以犯罪论处,对于后者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宜以犯罪论处。
本罪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要区分在于:
一是客观方面表现不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将配备配置的枪支租借给他人一定时间内暂时使用;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则是行为人非法出售枪支给他人。
二是主体不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是特殊主体犯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一般主体犯罪。
如果行为人在出租、出借枪支时,明知租用人、借用人将使用租用、借用的枪支进行犯罪活动而仍出租出借的,对行为人则以租用人、借用人使用租用、借用的枪支所实施的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以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处罚。
以上是对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量刑标准和构成要件的解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该罪的处罚并不轻微。尽管最高刑罚为7年有期徒刑,但相对于其他犯罪而言,仍属较重。值得注意的是,单位也可以构成该罪,对单位的处罚将以罚金形式进行,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