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01-25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规定,当社区矫正决定地与执行地不在同一地方时,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将法律文书转送到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十日内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如果社区矫正决定地与执行地不在同一地方,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将法律文书转送到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管制、宣告缓刑或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报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看守所或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应在收到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到社区矫正机构。监狱管理机关或公安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监狱或看守所应在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到社区矫正机构。
1. 乡镇(街道)司法所建立矫正对象日常考核制度,根据矫正对象参加学习、教育、公益劳动情况和日常表现,每月综合考核1次。考核结果填入《社区矫正对象考察表》,并存入矫正对象矫正档案。
2. 乡镇(街道)司法所每季召开1次评议会,并邀请检察机关派员参加。对矫正对象参加学习、教育、公益劳动情况以及日常表现等进行综合评议,作出书面鉴定。书面鉴定存入矫正对象矫正档案。
3. 对在矫正期间表现较好的矫正对象,可以根据相关考核规定予以表扬。而表现突出的矫正对象可以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4.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以按照法定程序提请减刑。而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矫正对象,应当呈报减刑。
5. 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如果矫正对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应当给予治安处罚或撤销缓刑、假释,并将其收监执行。县(市、区)司法局应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意见,转递相关材料,并由公安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办理。
6. 在执行矫正期间,如果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或被发现有漏罪,应根据法律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