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否可以取保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法律知识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否可以取保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11-13

 
1846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主要有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不同强制措施有适用范围,那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可是不可以取保?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否可以取保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嫌疑人,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这些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等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二)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情况;(三)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情况;(四)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况。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传销与正常营销对照识别

消费行为与经营行为的模糊界限

在传销活动中,传销者常常使用一些欺诈手段,使消费行为与经营行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销者会在前期宣传中将其活动描述为投资经营行为,而后让参与者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消费者;或者在宣传中将其活动描述为消费行为,而后让参与者变成了投资者。甚至还会引用一些模糊的概念,如“消费资本化”,使人们在投资与消费之间迷失。这样的手法给消费者在法律上维权带来了很多困难。

传销的定义

传销是指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项目投资等经营活动为名义,要求参与者通过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投资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的行为。在《禁止传销条例》中,多次提到了层级关系这一概念。然而,仅仅存在层级关系并不足以构成传销行为,必须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相结合才有可能涉嫌传销。例如,村级社区商店的商品存在五六个级别并且层层加利,这是正常的销售行为。因此,传销涉及的客体是复杂的,传销行为常常伴随着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传销侵犯了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其中主要的客体要件包括:1. 欺诈性行为,即侵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行为;2. 扰乱社会管理秩序与经济秩序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否可以移送
  2. 传销诈骗案量刑多少
  3.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4. 传销怎么判刑
  5. 传销从犯认罪怎么判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2. 处理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方法
  3. 拘传的定义和时间限制
  4.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5. 警察抓捕嫌犯后的羁押措施:看守所与拘留所的区别
  6.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程序
  7. 羁押超过一年不诉怎么办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