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差别有哪些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6-06
对于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差别有哪些,你了解吗?相信还有不少人对此还有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保释与取保候审的区别及其法律意义
保释的定义与起源
保释是一项起源于英国的法律制度,旨在在刑事诉讼中,在特定条件下,将被逮捕或被羁押的人予以释放。保释是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权利而设立的,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仍然应当尽量保证其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公民的自由。然而,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保释制度,而是设立了与保释制度相似的取保候审制度。
取保候审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取保候审是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行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与保释相比,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保释与取保候审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保释制度在英国适用范围广泛,理论上来说,无论何种性质的案件都可以保释,并不因罪行严重而被拒绝保释。而在我国,取保候审的范围相对较窄,只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案件。2.程序不同:在国外,警察在逮捕后需要决定是羁押、无条件保释还是有条件保释,并在24小时内提交治安法官审查。而在我国,拘留或逮捕后必须关押,取保候审只是对这些措施的补充,而不是先决考虑。3.权利不同:在国外,保释是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司法部门必须优先考虑,除非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不得拒绝保释。同时,犯罪嫌疑人及其代理人对司法部门拒绝保释有权提出上诉。而在我国,取保候审主要体现的是权力的象征,其适用并非司法机关的优先考虑,而是由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辩护律师提出申请,并需符合正当理由和条件,司法机关才能同意并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对于司法机关拒绝申请的,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辩护律师没有其他救济措施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保释与取保候审的法律意义
保释和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旨在平衡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与社会安全的需要。保释制度确保了犯罪嫌疑人的自由权利,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减少了对其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取保候审制度则通过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的方式,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会逃避侦查和审判,同时也保障了社会的安全。这两种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程序,但都体现了法治原则下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护和对社会安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