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被保释出来要多久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24
在现实社会,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保释的,但是很多人对于相关的问题还是不是很懂,就是刑事责任被保释出来要多久?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刑事责任被保释出来要多久
一、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都有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为了防止长期取保而不结案、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具体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也适用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申请和期限计算
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都有权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期限的计算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的《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时,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并告知犯罪嫌疑人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需要继续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并告知犯罪嫌疑人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被告人,应当依法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并重新计算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时间。
四、取保候审期限的连续计算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被取保人违反规定被依法没收保证金后,仍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连续计算。可以看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取保候审的期限仅在违反规定重新取保的情况下才进行连续计算。在审判阶段,不得对同一被告人重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然而,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并没有明确规定同一机关不得对同一犯罪嫌疑人重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