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异议的时限要求是多久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1-2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生效后,需要履行法院的判决书,如果不履行的,法院是有权强制执行的,如果对执行有异议的,可以提出异议。那么,申请异议的时限要求是多久?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申请执行异议的时限要求是多久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有异议的一方,在执行的过程中都有权提出异议。人民法院会对此进行审查。
一、异议提起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
如果异议理由成立,人民法院将裁定撤销或改正执行行为;如果异议理由不成立,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受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的条件
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提起,即在执行程序开始后、针对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程序终结前。
- 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经过执行异议审查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执行法院已经作出执行异议审查的裁定,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 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即要求停止执行或继续执行。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可以同时提出确权的诉讼请求;申请执行人不能同时提出对执行标的进行确权的诉讼请求。
- 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 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理由必须是针对执行标的的实体权利提出异议,而不是针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
- 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与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裁判无关,即执行标的物与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裁判所确定的标的物不能是同一标的物。
- 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即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应当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执行异议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