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产品质量侵权法律知识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27

 
178672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产品质量事故的不断发生,国家已经深刻体会到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权益,也在产品的质量方面出台了一部分的法律法规,那么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相关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有其他规定,应按照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在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如果当事人不愿意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或者协商和调解不成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可以委托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相关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相关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不含有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状态。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等内容。

3、《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中相关条款

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规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指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该管理办法明确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组织机构、抽样方法、检验内容、检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抽查结果的处理和公布。

4、《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中相关条款

根据《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工业产品的质量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工业产品时,有权要求生产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质量信息,并享有维修、退换货等权利。

该条例明确了生产者的质量责任、销售者的质量责任、消费者的权利和维权途径等内容。

5、《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中相关条款

根据《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质量纠纷可以通过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两种方式进行解决。

该管理办法明确了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的委托人、受理内容、要求以及相关机构的指定和工作职责。

延伸阅读
  1. 法律规定必须标注的信息有哪些
  2. 质量要求约定不明的能随便履行吗
  3. 处理品是否等同于瑕疵产品?
  4. 缺陷产品的界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登高作业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罚
  2.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范围
  3. 售假与商标侵权的区别
  4. 高空抛物未砸中人怎么处理
  5. 发现高空抛物但是没视频证据报警怎么说
  6. 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怎么要求赔偿
  7. 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如何处罚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合作协议书
  2.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3. 超市采购合同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