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科劣迹是否属于隐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前科劣迹是否属于隐私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3-17

 
178445
我们都知道个人隐私就是我们不愿让大家知道的秘密,个人隐私作为一种人格权,是受法律保护的。那么,一个人的前科劣迹是否属于隐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前科劣迹是否属于隐私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的规定,前科劣迹属于自然人的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的保护挑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犯罪记录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受到法律保护。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电子信息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个人信息的收集几乎无处不在,个人信息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广。

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个人隐私的责任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的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从而给他人造成损害,并被侵权人要求承担侵权责任,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宪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非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刑法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此罪行的,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将不适用告诉的处理。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将受到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如果犯罪行为涉及窃取财物,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从重处罚。

延伸阅读
  1. 打人主犯犯罪前科怎么判
  2. 抢劫罪的辩护词
  3. 父亲20年前坐牢,对孩子参加公务员政审有影响
  4. 考研政审:父母案底对考生是否有影响?
  5. 治安处罚50元是否会有案底?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2. 电力设备的破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 狗被偷了报警应如何处理
  4. 学生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
  5.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
  6. 偷狗报警: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7. 产品质量损害的赔偿方式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