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14
在面对无法履行的合同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当发现合同无法履行时,当事人可以先进行协商,寻找补救办法,尽力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条件满足,解除权人可以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以下情形除外: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合同原件是履行合同的依据,也是索赔的证据。合同原件应妥善保管,保存时间不应少于2年,尤其要注意保留电子邮件证据,并在取证时由公证机关下载保存并打印成公证书。
合同的法定期限和约定期限应充分注意。例如,根据合同法第54、55条规定,当事人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在发现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将消失。另外,根据合同法第158条规定,买受人应在合理期间内通知卖方标的物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否则视为符合约定,但质量保证期除外。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送货和收款等环节。例如,在送货时应交由合同中注明的经办人签收,或由对方书面授权的其他人签收。如果对方要求先开发票并挂账,应让对方出具收据,并在收据中注明款项未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