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走法律程序有效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其它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合同纠纷走法律程序有效吗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2-26

 
1681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时除了要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最好要约定出现纠纷的解决方式,合同纠纷是非常多的,那么合同纠纷走法律程序有没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当合同纠纷发生时,采取法律程序解决纠纷是一种有效且最为有效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调解来解决合同争议。如果和解或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于涉外合同的当事人,他们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在此过程中应履行判决、仲裁裁决或调解书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进行执行。

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在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时,合同履行地的确定是一个难点。在理解和适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当事人约定的履行地

通常情况下,合同履行地以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履行地为准,除非有例外情况。

2. 未实际履行的合同

如果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并未实际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履行地是否可以作为管辖的依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双方的住所地均不在约定的履行地,则合同纠纷只能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一方或双方的住所地在约定的履行地,则该履行地可以作为管辖法院的确定依据。

3. 未约定履行地的合同

在实践中,会遇到大量未约定履行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合同的不同性质来确定履行地。因为不同的合同性质会对履行地的确定产生影响。

4. 合同名称与权利义务不一致

如果合同的名称与合同所涉及的权利义务不一致,应当根据合同的权利义务来确定合同的性质,并由此确定合同的履行地。如果根据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确定合同性质,可以结合合同名称和合同权利义务的内容来判定合同性质。如果合同名称与部分权利义务内容相符,则以合同名称来确定合同性质,并进一步确定合同的履行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新资讯

从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生效。根据该法典第十条的规定,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当依照法律进行处理。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适用习惯,但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根据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加盟合同纠纷诉讼需要多久
  2. 物业合同纠纷判决书怎么写
  3. 合同诉讼的一审程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
  4. 法律服务合同范本
  5. 医疗诉讼开庭程序是什么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军人是否可以办理出境旅游
  2. 哪个部门制定旅游应急预案
  3. 抵押合同范本
  4. 租房电器坏了房东不管怎么办
  5. 买卖土地合同范本
  6. 用什么方法检测企业是否存在风险
  7. 半年房屋租赁怎么摊销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手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2. 古董买卖合同范本
  3. 废旧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4. 旧设备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