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0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租赁合同纠纷被提交法院审理后,原告有权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则有权承认或反驳诉讼请求,并有权提起反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反驳诉讼请求,并有权提起反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1、因继承而发生的出租人变更
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出租人去世,其地位通常由继承人继承。尽管租赁合同是双方的合同,但这种变更不需要承租人的同意,因为继承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后果。如果承租人因此要求解除合同,必须有合理的理由。
2、租赁物所有权转让导致出租人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原出租人转让的不仅仅是债权债务,而是租赁物的所有权。债权债务是附属于所有权的。如果承租人在出租人转让租赁物所有权时未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行使后未能竞得,应视为已同意原出租人的转让行为,因此无需再特别征求其意见。
如果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导致产生新的租赁合同,新的法律关系的产生以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的时间为准。事实上,所有权的变更还包括赠与、互易等形式。在审判实践中,掌握新旧法律关系交替的时间点非常重要。对于因房屋买卖而产生的新的租赁关系,该时间点就是房屋权利变更登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