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0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因此在解除前无效婚姻始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婚姻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无效婚姻:
(一) 重婚;
(二) 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
(四) 未达到法定婚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因为胁迫结婚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被胁迫的一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必须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于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当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查明确实是无效婚姻时,应当收回被欺骗的结婚证,宣告该婚姻无效,解除当事人之间的同居关系,并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及所生子女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无效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因此无效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不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只能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对待。这意味着各方根据各自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按比例分享。
然而,并非所有无效婚姻在财产分割时都完全按照以上规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的第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非法同居关系的案件,……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
此外,还有两项特别规定:
1、在非法同居期间一方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情况下,在财产分割时应予以适当照顾,或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2、在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是依靠死者抚养且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另一方对死者扶养较多,可以分给他(她)适当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