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2-1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死者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遗产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二顺序继承人,遗产将归国家所有。如果死者是集体组织成员,遗产将归集体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一旦继承开始,第一顺序继承人将继承遗产,第二顺序继承人将不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该法律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如果没有人继承且没有人接受遗赠的遗产,该遗产将归国家所有。如果死者在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遗产将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在法定继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继承权的人参与继承外,继承法第14条还赋予一些符合一定条件但没有继承权的人取得一定遗产的权利。法律之所以赋予该权利是因为他们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特别扶养关系,这是保障人权和弘扬美德的必然要求。以下人员享有分得适当遗产的权利:
1. 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2. 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即使其为继承人,但若未实际参加遗产分配,属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遗产取得权。
另外,受遗赠的人也可以获得遗产。遗赠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扶养协议是指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的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此外,遗嘱继承也可以继承遗产。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可以通过立遗嘱将遗产分配给非继承人以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