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2-14
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在进行拆迁之前,需要先进行补偿。拆迁补偿的支付期限由当事人在拆迁补偿协议中确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补偿协议中约定了补偿方式、补偿金额、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
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依法提起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身份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补偿协议中规定的相关事项。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需要进行拆迁的单位应向房屋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拆迁申请,提交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方案、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落实证明等材料。经审核后,拆迁许可证将被发放。必须向被拆迁人出示房屋拆迁许可证。
拆迁单位在领取拆迁许可证后,应及时向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宣告拆迁决定,并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
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进行平等协商,就拆迁安置事宜签订合同,确保自愿有偿的原则。
被拆迁人应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自行搬迁,如果拒不搬迁,拆迁人可以申请强制搬迁。在强制搬迁后,拆迁人应向被拆迁人出具搬迁验收单,然后组织对房屋进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