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27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可能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大的挑战,因为发达国家通常拥有完善的竞争调节机制,以确保垄断权利不会对公共利益产生过度影响。相比之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调节机制相对不足,容易受到不良知识产权制度的损害。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改进自身的知识产权制度,以适应其特定的法律制度和经济形势。
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人文和技术方面的先决条件,知识产权对其发明的激励作用相对较小。对于穷人来说,即使发展中国家研发生产了专利产品,他们也无法负担得起购买。此外,知识产权制度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科技的模仿学习机会,使外国企业通过获取专利保护将本国企业逐出国内市场,并占领国内市场。同时,知识产权还增加了基本医疗和农业投入成本,对贫困人口和农民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本土技术能力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关键因素。本土技术能力决定了这些国家对外国技术的吸收和应用水平。研究表明,本土技术能力的涌现是决定技术转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发展中国家不仅受到内部知识产权制度的直接影响,还受到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间接影响。
数字时代对因特网数据资料使用权的限制影响全球。发展中国家科学家通过因特网有机会获得以往由于资源限制而无法获得的资料,但他们担心数字权利管理技术会使他们通过因特网使用这些资料更加困难。此外,因特网上的资料可以通过编制密码或采取其他限制手段,使使用者需要支付相关费用。
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促进发达国家对重大疾病和新型农作物的研究,但同时也可能阻碍发展中国家对这些研究的进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通过强力促进主要对其有利的某些类型的研究,将知识资源从全球问题研究转移到其他领域。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知识或遗传资源可以在没有事先安排分享商业利益的情况下被获取专利,这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被迫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压力。例如,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接受《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并不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务之急,而是因为它们认为这是一个包括贸易保护减少在内的整体计划,可以给予它们利益。然而,现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未能兑现减少农业和纺织品市场保护以及降低关税的承诺,并且他们要承担《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带来的负担。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技术的净进口国,大部分技术来自发达国家。全球绝大多数专利属于发达国家的组织。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发达国家将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将成为输家。这些数字可能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专利制度对专利权所有者相当有利,而这些专利权所有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而这种利益是建立在使用受保护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的损失之上的。
东亚国家或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知识产权挑战的成功范例。他们采用了弱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以适应其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环境。在台湾和韩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强调效仿和翻版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发展本土经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韩国在1961年通过了专利法,但该法并未保护食品、化学药品和医药品,并且专利保护期限仅为12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在美国根据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款对韩国提起诉讼后,韩国的专利法才有所修改,但仍未达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标准。台湾的情况与此类似。
印度的《1970年专利法案》对药品实行了弱化的知识产权保护,这被广泛认为是印度药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印度成为低成本非专利药品和散装中成药的生产和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