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解释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0-19

 
147475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导向

知识产权是由个人创造性智力劳动产生的一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人依法享有对其智力劳动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和信誉。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与财产所有权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法律文明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知识产权是为了在交易中获利以弥补智力支出而设立的一种专有权利,是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服务的利益驱动机制。

实践证明,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知识的快速增长,加速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知识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制度除了上述积极作用之外,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有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并进行合理对待,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作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这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阻碍了知识的传播与利用

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它的专有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无论如何改写,它都是一种受保护的法律意义上的垄断,是人为设置的对知识资源自由流动和传播的障碍。它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矛盾。知识产权制度承认权利人的权利垄断,但同时也以一定程度的自由竞争为代价。

延伸阅读
  1. 诉讼财产保全制度
  2. 企业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 如何处理商标的知识产权
  4.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其对知识经济的作用
  5.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意义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
  2. 违反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情形
  3. 如何办理域名过户?
  4.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5. 什么样的工商业标记可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6. 国际域名纠纷案件判决书
  7. 产地标记的作用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