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使用的风险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转让法律知识

专利使用的风险有哪些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6-07

 
146724
不少企业都会购买别人的专利来使用,生产而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但就算是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企业也存在很多的风险,预定到的利益并不一定是能够完全得到的。那么,专利使用的风险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带你了解关于相关风险知识。

专利使用的法律风险

专利权人的风险

在专利的实施过程中,专利权人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被许可人的风险

在专利的实施过程中,被许可人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专利侵权的法律风险

专利侵权风险是专利法律风险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有:

  1. 有被侵权的有效专利存在;
  2. 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
  3. 侵权行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 行为不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

下面列举几种在实践中常见的专利侵权行为:

制造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

《专利法》对专利产品的制造行为的保护是绝对的,不论制造者在主观上是否知道属于他人的专利产品,只要在客观上制造了专利产品就构成专利侵权。

使用专利侵权产品的行为

如果使用者在主观上不知道他所使用的产品是侵权产品,则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为只适用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产品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

销售专利侵权产品的行为

如果销售者在主观上不知道该产品是侵权产品而销售,则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进口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

这是保护专利的进口权。由于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在专利权获得领域以外生产的专利产品不构成专利侵权,但只有专利权人同意才能将该产品输入到专利权保护区域,其他人擅自进口行为构成侵权。

使用他人专利方法的行为

专利方法使用范围的保护是由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一种方法可能有多种用途,甚至可能有跨技术领域的用途。如果第三人把专利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而且又不是相近的技术领域,在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求书中未记载这种跨领域的用途,所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专利说明书中也没有记载,则第三人使用该方法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对他人知识产权构成侵害的风险,以及内部职工、交易对方及竞争对手因各种原因给本企业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在工商管理机关核准企业名称时,企业名称(字号部分)本身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因此,企业在选择企业名称时需要注意以下风险:

企业名称的相似性风险

有些企业在设立过程中出于“搭他人便车”的动机,有意无意地让自己的企业字号与他人的企业字号、商标等相似甚至相同,这往往会给自己的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侵权风险。

延伸阅读
  1. 假冒专利罪与假冒商标罪的区别
  2. 美国专利的保护期限
  3. 年版权能否继承吗
  4. 有效性要注意的问题
  5. 民事诉讼状

专利法热门知识

  1. 专利年费的缴纳和终止
  2. 著录项目变更填写说明
  3. 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及其适用情况
  4.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
  5. 专利权转让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6. 专利侵权举证:确保证据完整、充分的关键步骤
  7.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条件和程序
专利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