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13
当权利人主张以从属权利要求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人民法院应根据该从属权利要求记载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引用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人民法院应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对权利要求的理解,确定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权利要求的内容。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明确权利要求的含义,可以结合工具书、教科书等公知文献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进行解释。
对于仅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描述而在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技术方案,如果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应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如果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应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如果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人民法院应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来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下情形通常对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具有影响:(一)产品正常使用时容易被直接观察到的部位相对于其他部位;(二)授权外观设计区别于现有设计的设计特征相对于授权外观设计的其他设计特征。如果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人民法院应认定两者相同;如果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应认定两者近似。
如果将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作为零部件,制造另一产品并销售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属于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的销售行为,但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在该另一产品中仅具有技术功能的除外。对于这种情形,如果被诉侵权人之间存在分工合作,人民法院应认定为共同侵权。
对于使用专利方法获得的原始产品,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于将上述原始产品进一步加工、处理而获得后续产品的行为,人民法院应认定属于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使用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如果被诉侵权设计与一个现有设计相同或者无实质性差异,人民法院应认定被诉侵权人实施的设计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现有设计。
如果被诉侵权人以非法获得的技术或者设计主张先用权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认定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二)项规定的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一)已经完成实施发明创造所必需的主要技术图纸或者工艺文件;(二)已经制造或者购买实施发明创造所必需的主要设备或者原材料。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二)项规定的原有范围,包括专利申请日前已有的生产规模以及利用已有的生产设备或者根据已有的生产准备可以达到的生产规模。如果先用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后将其已经实施或作好实施必要准备的技术或设计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被诉侵权人主张该实施行为属于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实施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技术或设计与原有企业一并转让或者承继的除外。
对于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系另一产品的零部件的情况,人民法院应根据该零部件本身的价值及其在实现成品利润中的作用等因素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对于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为包装物的情况,人民法院应根据包装物本身的价值及其在实现被包装产品利润中的作用等因素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如果产品或者制造产品的技术方案在专利申请日以前为国内外公众所知,人民法院应认定该产品不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新产品。如果被诉侵犯专利权行为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以前且持续到2009年10月1日以后,依据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规定,侵权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适用修改后的专利法确定赔偿数额。
如果本院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以本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