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17
2006年1月28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河北省唐山市的皮影舞蹈《俏夕阳》赢得了全国的赞誉。然而,由于著作权归属问题,舞蹈编导范锦才和某单位、舞蹈队员王某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七年的官司。2014年12月,省高院作出二审判决,结束了这场著作权权属纷争。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公众往往忽视个人在作品创造中的作用,导致对个人著作权的漠视。著作权意识尚未深入人心,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屡有发生。本案中,著作权得到保护,使著作权真正得到承认与尊重,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范锦才是唐山人,曾在部队服役,后来转业到开滦矿务局文体中心任编导。范锦才从19岁开始研究将式微的皮影戏改编为真人舞蹈,并于1997年开始为一支由几名退休老太太组成的舞蹈队编舞,传授、指导皮影动作。这支舞蹈后来成为了广为人知的皮影舞蹈《俏夕阳》的雏形。《俏夕阳》在央视春晚后名声大噪,受到全国各地演出邀请。在这种情况下,某单位和舞蹈队队员王某未经范锦才同意,组织舞蹈队到外地演出,并收取一定费用。2007年,范锦才将某单位和王某告上法庭。
某单位和王某辩称,范锦才只是《俏夕阳》的创作参与者之一,并且在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之前,舞蹈《俏夕阳》尚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舞蹈作品,因此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2014年7月,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范锦才是皮影舞蹈《俏夕阳》的著作权人,并为其颁发了著作权登记证书。没有相反证据能够证明二被告或他人对该作品享有著作权。范锦才作为著作权人享有该舞蹈作品的表演权、署名权等权利。二被告未经范锦才许可使用其作品进行对外演出,构成侵权。法院判决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范锦才一定经济损失。
二被告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省高院。经过开庭审理,2014年12月15日,省高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5年1月18日,范锦才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提到这个官司他就感到不舒服。范锦才回忆起当年的创作过程,表示自己在台下看皮影戏时,一边观看一边揣摩动作,甚至在家中用灯光比照皮影。他还表示,官司进行了7年,期间他一直感到很沮丧,没有心情再去创作。然而,终审结果出来后,他感到非常高兴,并表示将继续创作。
省高院民三庭法官崔普表示,该案涉及唐山市的知名品牌舞蹈《俏夕阳》的著作权归属和今后的传播和发展问题,对当事人各方影响较大。为了使各方友好协商处理此事,法官在开庭前多次致电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工作。然而,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以判决方式结案。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一、范锦才是否为舞蹈《俏夕阳》的著作权人;二、某单位和王某是否侵犯了《俏夕阳》的著作权;三、如果对方侵犯了《俏夕阳》的著作权,对方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法院认定范锦才是《俏夕阳》这一舞蹈作品的著作权人,并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确认了原告范锦才是涉案作品的著作权人,并保护了原告的署名权。这一判决既尊重了著作权人的权益,也提高了公众对著作权保护的认识。长期以来,公众往往忽视个人在作品创造中的作用,导致对个人著作权的漠视。著作权意识尚未深入人心,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屡有发生,而且受到法律追究的比例并不高,惩处的力度也不够,因此造成侵权者的成本相对较低、权利人维权成本过高的不合理局面。司法审判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案除了保护了著作权人权益外,还使社会公众认识到保护著作权的重要性,提高权利保护意识,使著作权真正得到承认与尊重,这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