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法律知识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13

 
143096
在知识产权里,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可是有不少人区分不了这两个概念,关于著作权,大家很熟悉,邻接权是从著作权延伸出来的,大家可能就会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与著作权密切相关。

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如图书和期刊的出版者、音乐和戏剧的表演者、录音和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几乎都是法人。

保护的客体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于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演绎作品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加工,以满足传播形式的需要,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

内容不同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作品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以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

保护的前提不同

著作权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作品一经创作即可获得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和对作品的再利用作为前提。

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公民个人的作品,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邻接权的保护期限采用发行起算法,即截止于表演发生后、首次出版或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延伸阅读
  1. 注册商标属于知识产权吗
  2. 职务作品的分类
  3.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4. 网络小说中出现歌曲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5. 某酱公司短视频配乐涉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否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4. 委托合同
  5.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6.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著作权解决方案

  1.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2.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3.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4. 著作权保护期限
  5. 演绎、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6.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7. 侵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