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转让认识上的误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利用法律知识

软件著作权转让认识上的误区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7-10

 
142935
“软件著作权转让”是指软件著作权人作为转让方与受让方通过签订转让合同的方式,将软件著作权的全部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权利转移给受让方所有,而由受让方支付相应的转让费的法律行为。国务院颁布(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计算机保护条例》(下称现行《条例》),与其1991年颁布的旧《条例》的规定相比,许多地方已作出了实质性的改动。但目前实践中仍有不少停留在旧观念上的错误认识,笔者列举几种分析如下:

误区之一:软件转让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否则无效

签订书面合同的必要性

根据现行《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软件著作权的转让应当通过书面合同进行。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软件转让没有签订书面合同,那么转让将被视为无效。然而,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反对在软件著作权转让时强调签订书面合同的必要性。这是因为软件著作权的转让合同相较于一般的转让合同更为复杂。签订书面合同具有以下理由:

一、书面合同能够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防止不必要的纷争产生。

二、软件转让合同涉及转让的标的(部分转让还是全部转让该软件)、转让的期限(短期还是永久转让该软件)、转让的价格及价金的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全部价款)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如果不以书面方式明确,一般来说是不容易确定的,而且不利于转让合同的实际履行。

书面形式的选择权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是否采用书面合同来实现软件著作权的转让属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范畴,完全属于私权。法律规定要求采用书面形式是基于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的需要,并且有利于软件转让合同的履行。至于当事人是否采用书面形式,与是否违约、是否履行合同一样,都属于其自由处分权利的范围,由其自行承担责任。

实践中的情况

在实践中,绝大多数软件转让方式采用书面形式,但也有不少口头形式的软件转让合同,其中许多已经实际履行。因此,并没有必要强迫当事人在软件转让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更没有必要在当事人没有采用书面形式发生纠纷时一律认定其无效。

误区之二:软件转让必须实行登记,否则无效

登记备案的争议

根据旧《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已经办理登记的软件在软件权利转让时,受让方应在转让合同正式签订后的3个月内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否则,受让方不能对抗第三者的侵权活动。这一条款在实施时引起了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软件转让合同在3个月内没有备案,那么转让合同将失去法律效力,即使已经实际履行也不影响合同的无效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软件转让合同没有备案,但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转让已经具备法律效力,只是不能对抗第三人。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个问题涉及到软件转让合同的效力以及与第三人的关系。具体情况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延伸阅读
  1. 软件著作权登记概念
  2. 软件著作权保护权利内容详解
  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转移与转让
  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或专有许可合同登记办理
  5. 软件著作权可以转让吗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用别人图片做成视频算侵权吗
  2. 非法出版物的治安处罚怎么处罚
  3. 著作权怎么摊销摊销多久
  4. 出版书对署名作者人数有否限制
  5. 微信公众号链接网络电视侵权吗
  6. 抖音上面发网络图片会侵权吗
  7. 黑白美术作品能否进行版权登记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