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摄制权的行为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法律知识

侵犯摄制权的行为有哪些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5-01-09

 
142482

侵犯摄制权的行为及其重要性

摄制是一种重要的演绎作品的行为,其结果是产生视听作品。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时,并不是先有剧本再进行拍摄。侵犯摄制权是指未经授权将摄制的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行为。

影视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如小说或剧本成为先导,从而衍生出专业创作人员形成的影视产业创作生产模式。摄制权也成为电影文学剧本作者等文学作品的重要财产权利,对于著作权人实现作品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侵犯摄制权的行为

侵犯摄制权的行为包括:

  1. 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2.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
  3.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4. 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
  5.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6. 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
  7.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

在认定侵犯著作权罪时,主要需要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主观方面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行为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时,若出于破坏他人名誉等其他目的,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则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违法所得数额和其他情节的作用

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是主要标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是选择性要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无需同时满足。

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是否有合法根据

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是否有合法根据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行为的重要标准。

正确区别侵犯著作权罪和民事侵权行为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和民事侵权行为的重要标准。即使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但若违法所得数额不大或情节并不严重,则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延伸阅读
  1.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区别
  2. 什么是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3.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
  4. 被政府质押的房子能买吗
  5. 上传网络音乐侵权吗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2. 品牌托管的含义
  3.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4. 委托合同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