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人还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个人债务法律知识

替人还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06

 
141238

替人还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案情概述

2011年5月,周某因需钱急用,通过朋友姜某的牵线向某银行贷款3万元。同年11月周某与丈夫付某协议离婚后外出打工,一直未归还借款。某银行遂让姜向周某催款,因无法联系周某,姜某便代周某还清了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之后,姜某向周某催讨未果而形成纠纷。

法律定性

根据本案的事实情况,我们可以将替人还债的行为进行如下法律定性:

周某作为债务人,由于无法归还借款,使得姜某代其还款,从而间接地使周某在事实上获得了一定财产利益。根据不当得利的规定,周某应返还所得不当利益借款本金3万元及利息。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解释

所谓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所谓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

姜某代付行为的影响

姜某的代付行为导致周某与某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对周某而言,其已实际占有、使用该笔借款,但姜某代其向某银行履行还款义务,从而间接地使周某在事实上获得了一定财产利益。姜某代周某还款使其财产利益受到了损失。

因果关系的存在

在本案中,只要有姜某的代付行为就有周某的受益,姜某不代其还款,周某就无从获得利益。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有牵连的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构成

姜某代周某还款使周某受益并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本案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而且是“给付目的不达”的不当得利。姜某的给付行为是以实现将来周某向其还款为目的,但之前双方并没有债务债权关系,周某在被动消灭债务(受益)之后并未向姜某还款,致使姜某的给付目的不能按其意图实现,周某的受益欠缺保有该利益的正当性,因此构成了不当得利。

延伸阅读
  1. 家庭财产纠纷的状子怎么写
  2. 个人法律顾问与企业法律顾问收费标准有什么不同
  3. 婚前财产协议有哪些好处
  4. 协议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处理
  5. 因重婚引起的离婚怎么离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包括哪些
  2. 受托资产管理包括不良资产吗
  3.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4. 老客户拖欠货款怎么办
  5. 国营企业倒闭债务怎么要回来
  6. 能强制执行公司财产清偿股东债务吗,无因管理人的义务
  7. 个人债务纠纷算涉黑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家暴离婚纠纷处理指南
  2. 离婚后纠纷处理指南
  3. 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4. 婚前一方付清房款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5. 一方父母出资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抚养纠纷
  7. 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彩礼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离婚纠纷起诉状范本
  2. 管辖权异议答辩状范本
  3. 抚养权答辩状范本
  4. 离婚被告答辩状范本